滨城百姓就医将实现“一网通” |
近日从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强化智慧赋能,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区卫健委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将于2025年完成,总投资约2.34亿元。
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据了解,为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降低就医成本、优化就医流程,为居民群众提供连续性、高效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区卫健委于2023年8月启动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社区智慧云医院系统。
据介绍,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搭建基于滨海新区医疗卫生专网接入的40家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门诊数据、医疗住院数据、医疗检验检查、医疗收费数据、转诊会诊、体检报告7类信息数据,共计9198.48万条,建立了50.46万条居民健康档案,并对数据进行治理分析、共享应用,方便医生调阅患者历史诊疗记录、居民自助查询健康档案,以及进行全口径统计分析,让决策做到“有数可查”“有据可依”。
社区智慧云医院系统是指在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1个村卫生室上线的集云HIS、云EMR、云LIS、云PACS、临床辅助诊断、合理用药、排队叫号、院长查询等于一体的智慧云医院系统,同时通过医保手持终端实现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在线续签、开立药品、移动医保支付等上门服务场景,打通家庭医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息化改造医疗机构拓展医疗集团业务场景
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区卫健委在全区网格化布局了7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并通过信息化改造,使集团内部医疗业务上下联动、管理协同高效,全面提升了医疗机构信息化服务能力。
“现在,为了方便居民就医,区卫健委已为我们建立了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系统。举例来说,居住在我们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的居民,若先前曾在五中心医院就诊过,当他们来我们这里就诊时,就无须携带之前在五中心医院所做的各类检查报告了,因为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系统中均可便捷查询。”杭州道街道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据了解,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为向阳卫生院,成立于1969年,2008年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开设全科、外科、五官科、康复科、妇幼保健科等科室,下设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面积8.4平方公里,服务人口9.5万人。成为五中心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以来,2024年,中心门诊量达31.6万人次,同比增长5.3%。
据介绍,目前滨海新区正在打造支撑城市医疗集团组建的多级、多层、可入驻的、集约共享的跨院联合诊疗服务模式,进一步推动跨机构的医疗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连续式服务,并在医疗集团内开展了双向转诊、集中阅片、委托检验等分级诊疗业务场景的测试运行。
依托数字化赋能实现智慧化便民
借助滨海新区信创产业优势,区卫健委依托天津超算中心建成了全国首个全信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了全区卫生信息专网带宽;制定了滨海新区卫生健康信息化技术标准与业务流程规范,委属11家二、三级医院以及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医疗集团业务、委托检验检查、区域互认等分级诊疗业务落地,为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为区内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提供了保障,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记者从区卫健委获悉,目前,区卫健委正在建设一个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一站式健康服务门户。该门户集成了各医院预约挂号途径,向百姓开放居民健康档案查询、周边卫生机构查询、最新健康资讯推送等功能。百姓可通过该门户自助查询在新区范围内的历次就医、检查、用药、缴费等信息,一站式满足健康服务需求。
据悉,下一步,滨海新区将持续巩固前期信息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信息化平台接入范围,不断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推动分级诊疗业务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地;着力加快推动包括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人工智能随访系统、职业健康管理系统、基层传染病智能检测预警系统、数据分级分类、部分二三级医院提升改造等在内的新一期信息化建设;通过数字化赋能医疗卫生改革,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普惠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让健康医疗数据“多跑路”、群众就医“少跑腿”,走出一条符合滨海新区实际的“数字化医疗健康”创新之路,推动滨海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3
联系方式:022-653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