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入法” |
3月30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委立足新发展阶段,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高度,作出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洋表示,“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推动市委工作要求落实落细,为促进和保障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据介绍,决定共15条,明确了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总体要求、政府职责,明确了双城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公共服务保障等。
树立“精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 把握“津城”“滨城”发展定位
决定明确,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树立“精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向内涵提升转变,把握“津城”“滨城”发展定位,促进双城相映成辉、竞相发展。应当充分发挥“津城”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打造中央活力区,推动形成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承载区;应当优化“滨城”资源布局,增强要素承载能力,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科学布局主导产业 促进产业和创新协作
决定明确,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坚持制造业立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科学布局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和创新协作,推动形成合理分工、错位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津城”建设与发展,应当以都市产业为主导,发展综合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强化金融科技、商务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形成若干特色鲜明、业态高端、功能集成的现代服务业标志区。推动“滨城”建设与发展,应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引领,以各开发区为载体,集中布局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航运服务、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临空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决定明确,市和相关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以人性化、便捷化为导向,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增强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应当进一步提升“津城”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综合配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应当补齐“滨城”基础设施短板,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促进职住平衡,推进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决定施行后,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形成‘津城’‘滨城’双城交通互联、产业互促、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市委财办秘书处副处长于松平表示,聚焦高水平建设紧凑活力“津城”,将重点提升1个“津城”核心区,整合4个“津城”主城片区。围绕小白楼、文化中心等地区,打造“津城”中央活力区。依托西青新城和华苑地区建设智慧科技城,依托东丽华明和空港经济区建设国际航空城,依托北辰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北辰京津医药谷建设医药活力城,依托津南海河教育园区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建设科创会展城。聚焦高质量建设创新宜居“滨城”,将重点提升1个“滨城”核心区,整合2个“滨城”主城片区。围绕于家堡、泰达MSD等地区,打造“滨城”中央活力区。依托汉沽城区和经开区现代产业区建设北部主城片区,依托大港城区建设南部主城片区,带动南北两翼均衡发展。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3
联系方式:022-653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