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专家、15分钟服务圈、互联网+医疗……守护人民健康,滨海新区打造医疗高地 |
2020年8月17日下午,新村街道碧海鸿庭小区75岁的梁大爷突发胸痛。家人于16:40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急救车5分钟内就抵达现场。经现场诊治,考虑为不稳定性心绞痛。15分钟内,梁大爷就被送达北京大学滨海医院继续诊治,由于诊疗及时,梁大爷顺利脱离生命危险……
2019年5月,随着滨海新区120急救分中心的成立运行,这种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新区真实上演。仅一年多的时间,滨海新区急救站点已增加至30个,救护车49辆。2020年7月,泰达心血管病医院签署医疗救援服务协议,新区再添海陆空立体“120”急救体系,为抢救生命再次“提速”。截至目前,滨海新区急救分中心救护车日均出警90余车次,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为100%,接警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为9分40秒,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新区不断完善的急救体系架起了生命救援的“快车道”。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的背后,是滨海新区五年来践行“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位嫁接”,积极与名校、名医院合作共建;建立滨海新区网上医疗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将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有效连接;全面加强医疗卫生软、硬件建设,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强筋健骨”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说到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家门口”看名医、上名校,是百姓最为直观的感受。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滨海新区致力于采用资源整合、合作共建、嫁接改造等方式,集中建设一批人民群众热盼和急需的民计民生项目,通过与京津冀知名医院、天津市知名大学的合作,进行“高位嫁接”,使新区的医疗大骨架、服务水平逐步看齐排头兵。
“在滨海新区就医越来越便利,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北京名医院的专家看病,再也不用跑到北京排队挂号了”,如今这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大多数老百姓的共识。每年,有1000多人次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专家到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出诊,做手术、讲学、帮扶,为新区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
“十三五”期间,新区大力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通过软、硬件建设,不断使医疗事业“强筋健骨”。五年来,新区先后改扩建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新建滨海新区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迁建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滨海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新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区推动了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二、三级医院进行了软、硬件信息化升级改造建设,11家二、三级医院完成了智慧门诊建设,启动全区25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智慧门诊建设工作。
目前,除了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之外,新区还分别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大港医院,使京津冀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延伸到滨海新区。
建成“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健
“现在真是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从我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只走五分钟就能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居住的王女士,由衷地感慨就医便捷。
根据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新区致力于打造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原则上每个街道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三至四个居委会或1万左右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到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十三五”以来,滨海新区着力增强医疗保障,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组建了覆盖全区3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个区内医联体,健全医联体内部分工合作机制,推动大医院资源下沉,实现转诊信息互通共享。新增设置新北街蓝卡、北塘街欣嘉园蓝卡、高新区贝勒、空港湖滨、中新天津生态城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完成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区域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日臻完善。
为了让新区百姓享受更准确、细致的医疗服务,“十三五”期间,新区还明确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细化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截至2020年6月底,新区建立家医工作室184个,组建团队301个,有效签约60.6万人,基本实现有需要人群签约服务的全覆盖。
在家看名医 “互联网+医疗”
科技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家看名医,已不是梦想。新区百姓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您最近得找时间复查一下血脂,还得去做一下冠状造影,您的降压药也得调一下。”不久前,在古林里居民张凤荣的家里,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党爱民通过滨海平台,为她进行远程会诊,并提出了建议。
古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孟德勇说,该中心辖区居民固定人口7万多,中心的医务人员少,但服务人口多,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为百姓服务,特别是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服务非常便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需避免人员聚集,新区卫生健康委推出的滨海新区家庭医生疫情防控应急移动服务平台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医生可以远程会诊,让居民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近年来,新区还运用蓝卡健康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推动“互联网+医疗”远程视频医疗网络会诊平台建设。如今像张凤荣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已经有2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完成了远程医疗网络会诊平台的接入工作。
打造滨海新区医疗高地
守护人民健康 再按“加速键”
守护人民健康,滨海新区再次按下“加速键”。2019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天津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了关于推动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滨海新区制定了三年规划,其中一项重要的民生福祉就是“打造滨海新区医疗高地”。全力为新区老百姓们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北塘新址效果图
在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新区不断启动新引擎。2020年9月26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医院还有中新国际医院跟天津大学合作,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联合在滨海新区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合作双方还将聚焦临床一线,此举实际上是对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一种提升,通过合作共建将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双方还将聚焦临床一线,重点提高重大疾病救治能力,致力于推动医学进步,真正为百姓造福。
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滨海新区奉行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全方位推动医疗健康事业向前发展,一往无前,风雨无阻。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43
联系方式:022-653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