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知识】疫情期间心态别崩 调整情绪有良方
发布日期: 2022-01-14 13:30      来源: 健康天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面对疫情危机,高强度工作的医护人员,作为密接或次密接的学生家长,可能会出现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方面的不良反应。为帮助大家缓解精神焦虑、进行心理减负,从容应对压力,天津市安定医院院长李洁提出几个小妙招,助您“疫”路前行。

    医护人员如何守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调整自我认知,专注于当下工作。医护人员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表现,避免过度苛责自己,专注于当前的环境,处理好当前的角色,做好眼前的每一个医疗动作,专注于面前每一个正在帮助的人。保持心态平和。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谣言、传言。

    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限制工作时间,减少超负荷工作。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如果有失眠的症状,可适当地应用助眠药物,调整睡眠节律。

    接纳应激情绪,适当宣泄。合理选择宣泄途径,正视自己的情绪反应,将情绪命名,如悲伤、恐惧、焦虑、不安等,理解自己并接纳这些情绪。可以选择向同伴倾诉、运动、听音乐、哭泣等合适的渠道或方式表达出来,告诉自己这些是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下的合理反应。

    寻求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同事间需要相互支持,可以在工作的间歇或换岗时进行简短的讨论,分享经验感受。保持与外界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如果时间允许,下班后与亲友打电话、微信视频等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亲密友好的互助氛围,既能化解紧张的情绪,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

    调节压力、改善情绪。疫情时期,医护人员面临着多重压力,精神高度紧张,情绪不稳定,可以通过呼吸练习、冥想训练等让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调节压力、改善情绪。

    隔离期间家长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家长要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在隔离的过程当中,家长难免会产生焦虑、无奈甚至愤怒的情绪。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冥想、听音乐、适当的运动等调整自己的情绪。但理性、正确的思维,是改善情绪最根本的因素。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把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鼓励跟朋友、同事交流,倾诉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释放情绪方式。还可以用“主动式休闲”充实自己,增强自我效能感。

    多一些倾听。当孩子表达情绪时,家长要多一些耐心,能接纳孩子的情绪,特别是要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孩子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的情绪平息后,可以与孩子讨论他们的感受,讨论怎样以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健康营养饮食。躯体稳定是情绪稳定的前提,可以通过呼吸训练、瑜伽等加强身心锻炼与自身躯体的照料。

    利用这个机会与孩子加强交流。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增加了,互相了解的机会也多了,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对孩子的理解。找出亲子关系中不恰当的部分,解决沟通不良的问题。改变对孩子的过度控制或过度放任;改变抱怨、唠叨、打骂等方式,学会理解、倾听、共情、接纳、帮助、支持等方法。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hirdtitle=&showtitl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wjwadmin&check_checkdate=2022/1/14 13:31:18&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